《云南推出旅游诚信建设"十大硬招":以信用监管守护"金字招牌",让诚信经营者吃香、失信者出局》
【背景:云南旅游的"高光时刻"与治理决心】
近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将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培育,以"零容忍"态度整治市场乱象,推动旅游从"流量高地"向"口碑高地"跃升。2024年,云南旅游经济再创新高——全省旅游总花费突破1.14万亿元,同比增长超15%;过境免签政策覆盖昆明、大理、丽江等9个州(市),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吸引全球389.75万名旅居者沉浸式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从玉龙雪山"日照金山"的绝美日出,到元阳梯田"大地雕塑"的农耕智慧,从大理古城的慢调咖啡到西双版纳的雨林秘境,云南正以更规范的秩序、更优质的服务赢得市场认可。
但与此同时,部分商家"低价陷阱""强制购物""虚假宣传"等顽疾仍未根除。如何让诚信经营者获得更大发展空间,让失信者付出代价?云南给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新政亮点:"十条措施"构建信用监管闭环】
新出台的《云南省进一步加强旅游市场诚信建设10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将于8月12日正式实施,以"信用"为核心抓手,通过"正向激励+反向约束"双轮驱动,打造"守信受益、失信难行"的旅游生态。
守信激励:让诚信经营者"名利双收"
*"红名单"专属福利:对连续三年无投诉、服务质量评价高的旅行社、酒店、景区等,纳入"诚信示范企业名录",在政府采购、景区评A、项目招标中予以优先推荐;
*流量扶持:联合在线旅游平台(OTA)开设"云南诚信商家"专区,给予流量倾斜和佣金优惠;
*金融赋能:与银行合作推出"信用旅游贷",诚信企业可享受低息贷款、快速审批等绿色通道。
失信惩戒:让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黑名单"联合惩戒:对存在欺客宰客、虚假营销等行为的主体,列入"旅游市场失信黑名单",通过政务网站、新媒体平台公示,并推送至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实施联合惩戒;
*高额处罚+从业限制:对严重失信者处以违法所得10倍以下罚款,涉事从业人员纳入"行业禁入名单",3-5年内不得从事旅游相关工作;
*科技赋能监管:推广"一码游云南"平台,游客扫码即可查看商家信用评分、历史投诉及处罚记录,实时评价倒逼服务提升。
创新机制:全链条守护"云南口碑"
*"信用承诺+契约管理":要求旅行社与游客签订《诚信旅游承诺书》,明确行程、费用、服务标准等细节,违约将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方评估:引入专业机构对景区、酒店等开展服务质量暗访,结果与信用等级直接挂钩;
*游客参与共治:设立"旅游诚信监督员",鼓励游客通过"12345热线""一部手机管旅游"APP举报违规行为,查实后给予现金奖励。
【长远意义:走出文旅高质量发展的"云南路径"】
"诚信是旅游业的生命线。"云南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措施》的出台不仅是回应游客期待,更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关键一招。通过建立"信用档案—分类监管—动态修复"的全周期管理机制,云南正从"事后处罚"转向"事前预防",从"政府主导"转向"社会共治"。未来,云南将持续擦亮"诚信旅游"金字招牌,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安心游、放心购、舒心玩",真正实现"口碑变现"与可持续发展。
本文地址:https://www.315.ltd/xinwen/difang/1757.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全国315诚信服务平台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