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识别、评价本公司能够控制以及可以期望对其施加影响的诚信因素,确定重要诚信因素,并及时更新这方面信息,以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的活动、服务的诚信因素的识别、评价、更新与管理。
3、职责
3.1诚信负责人负责重要诚信因素的批准。
3.2各部门负责本部门诚信因素及其影响的识别和初步评价。
3.3诚信管理体系小组组织诚信影响的评价活动,进行综合评价,编制重要诚信因素清单,负责根据确定的重要诚信因素制订管理方案,负责重要诚信因素的更新。
4、工作程序
4.1工作流程图
4.2诚信因素识别与评价的时机
a.公司诚信管理体系建立之初进行初始诚信评价时;
b.以公司全体部门为对象,每年年底前,在设定目标指标前进行;
c.相关法律法规变更或追加,涉及到新的开发或修改活动、服务以及相关方要求情况下。
4.3初次进行诚信因素识别和评价前,诚信因素识别和调查人员应参加诚信管理体系小组组织的诚信因素调查和评价培训,掌握诚信因素识别评价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4.4诚信因素识别
4.4.1诚信因素
4.4.2主要以过程方法来控制各部门以本部门职责的工作过程活动为主线:服务以工艺流程为主线,加后勤保证的过程活动来进行诚信因素分析,并施加诚信影响。在识别诚信因素和诚信影响时应考虑以下方面:
a)人员结构:包括能力要求、健康状况、对本岗位工作的胜任程度等;
b)制度履行:指制度制订是否满足法律法规要求,对制度执行情况是否合适;
c)环境设施:应包括工作环境,诚信环境、设施要求是指设施和设备;
d)信息沟通:内部沟通、外部沟通、上下沟通。
4.5诚信因素评价
4.5.1评价流程
a.各部门使用《诚信因素清单》针对本部门职责的活动,服务的诚信因素、失信表现、失信结果、失信风险分析评价、控制措施等相关内容进行填写。
b.各部门按照《诚信因素清单》对本部门的诚信影响进行初步评价,经部门负责人核查后,汇总成公司《诚信因素清单》。
c.诚信管理体系小组对各部门判定结果,并进行综合评价,确定重要诚信影响因素,编制公司的《关键诚信因素清单》。
4.5.2评价原则
a.诚信影响的范围、规模及严重程度;b.发生频率、持续时间;c.法律法规遵循情况;
d.改变诚信影响对其他活动与过程将带来的“影响”;e.相关方的利益;f.公司的公共形象等。4.5.3评价重要诚信因素的方法a)定性判断
公司的诚信因素的评价基本上以定性判断为主,定性判断时的风险评估按照“风险评估表”的标准进行。若出现不符合法律法规,不符合国家、行业、企业标准的任一方面时,都要把它确定为重大诚信因素。b)失信风险评估方法
c)重大诚信因素确定后,填写《关键诚信因素清单》》,并制定管理方案、应急预案经批准后加以控制。4.6诚信因素更新4.6.1更新时机
a.相关法律法规变更或追加;
b.涉及到新的开发,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时;
c.当本组织活动、服务发生较大变化时
d.当相关方有合理抱怨时;
e.当公司诚信方针有变化时;
4.6.2对于开发和新的修改活动、服务(新项目),由诚信管理体系小组组织服务部门、诚信体系工作小组对计划实施的项目进行初步诚信评价,确定主要诚信影响和诚信因素,经诚信负责人批准,并及时更新《诚信因素清单》和《关键诚信因素清单》。
4.6.3诚信管理体系小组应及时将更新后的《关键诚信因素清单》》发至各相关部门。
4.7重要诚信因素管理
对登记于《关键诚信因素清单》》中的重要诚信因素的管理通过目标指标、诚信管理方案,运行控制及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的方式加以控制,对因经济、技术条件等原因暂时无法实施的,要制定具体实施计划。
5、相关记录
《诚信因素清单》《关键诚信因素清单》
本文地址:https://www.315.ltd/zhidu/1919.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全国315诚信服务平台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