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的
本程序旨在确保公司诚信管理体系在持续性、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方面的稳定运行,并根据内外部环境变化进行适时调整和优化,以满足相关标准的要求。通过定期评估,识别改进机会,增强公司的诚信管理能力,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范围
该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内由诚信管理体系负责人主导的对整个诚信管理体系的评价活动。所有涉及诚信管理的部门和个人均需参与并支持此过程,确保评价结果能够真实反映公司的诚信管理水平及存在的问题。
3.职责
*诚信管理体系负责人:负责组织和主持诚信管理体系的评价会议,制定详细的评价计划,并监督实施情况。
*各部门负责人:需汇报各自部门在诚信管理体系运行中的表现,包括成功案例、面临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记录保存:所有关于体系评价过程中产生的决定、责任分配、时间表、效果预期及最终评价报告等资料,各部门都应妥善保管,以便后续查阅和分析。
4.程序
*体系评价时机
*在新建立的诚信管理体系初期,应频繁召开评价会议,确保体系的有效性。
*随着体系成熟,通常每年进行一次正式评价;但在发生重大业务变动、组织结构调整或出现严重失信事件时,应及时增加评价频次。
*体系评价策划
*最高管理者提出需求后,诚信负责人需详细规划评价计划,并经过最高管理者审批后执行。
*体系评价输入
*包括但不限于内部审核结果、外部审计反馈、纠正措施的效果、以往评价的结果及其影响、可能引起体系变更的因素(如法律法规更新)以及针对业务流程和体系的改进建议。
*体系评价实施
*由最高管理者领导,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讨论,重点探讨体系的适用性、有效性和潜在改进领域,形成具体的改进决议,并记录会议主要内容和形式。
5.相关记录
尽管原文指出没有特定的相关记录,但为了保证体系评价过程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建议创建并维护以下文档:
*评价会议纪要:详细记录每次评价会议的讨论内容、达成的共识及下一步行动计划。
*改进跟踪表:用于追踪从评价中提出的改进建议的实施进度和效果。
*合规检查清单:确保体系始终符合最新的法律法规要求和技术标准。
本文地址:https://www.315.ltd/zhidu/1924.html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全国315诚信服务平台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